top of page
搜尋

孕期生理變化-恥骨分離,發生時該怎麼辦?

說起孕期所產生的生理變化,不得不說恥骨分離。恥骨痛是懷孕婦女常見症狀。回想起紮肚師本人為產後媽媽紮肚的時候,紛紛有不少媽媽們分享她們在懷孕後期時,經常會出現莫名的「腰痛」。走路時會痛,穿褲子時會痛,下蹲時會痛,特別是上下樓梯時,疼痛還會加劇。其實這時候,準媽媽很可能是因為恥骨痛發作。


常聽說恥骨疼痛,到底恥骨的位置在哪裡?

恥骨位於骨盆的前方,左右兩塊恥骨在骨盆髖骨前正中處連接,形成固定關節相連而成所謂的「恥骨聯合」。外觀上,亦即約於會陰部上方毛髮覆蓋處正中內側,恥骨聯合中間有纖維軟骨,上下附有韌帶。

ree

(圖片來源:親子天下)


造成恥骨疼痛的原因有哪些?

恥骨疼痛又名恥骨聯合分離症,一方面是腹直肌的下端附著於恥骨上,懷孕晚期隨著胎兒增大,腹直肌受壓牽拉恥骨,導致恥骨聯合分離,表現為恥骨疼痛。


另一方面是懷孕晚期胎盤分泌大量鬆弛素,當荷爾蒙發揮作用時,整個骨盆和韌帶都會變得較為鬆弛,有利於胎兒娩出,進一步促進恥骨聯合的分離。但若過分鬆弛,便容易使韌帶像橡皮筋被拉緊般的緊繃,孕婦就會感到疼痛。


再者,中晚期增大的子宮重力作用長期壓迫恥骨聯合,導致的恥骨聯合中間的韌帶分離,疼痛多為持續性。


一般兩片恥骨之間的距離是2~3mm,但到了懷孕期間,受到荷爾蒙作用的影響,會增加4~5mm,因此,若是兩片恥骨之間的距離在9mm以下都還屬正常範圍,若是超過9mm,孕婦往往就會出現相當嚴重的疼痛感,當恥骨分離超過9mm就可稱為「恥骨聯合分離」。如果太難受變得使用止痛藥來減緩疼痛。


恥骨痛是什麼感覺?

走路時,腹股溝和大腿根內側隱隱的酸脹墜痛,有的孕媽可以發展到臥床翻身時也酸痛。


恥骨痛容易好發在哪些人?

  •  多胎

  • 曾生過體重過重的胎兒

  • 孕前關節有問題

  •  因外傷導致骨盆骨折

  • O型腿、骨盆移位


孕婦怎麼預防恥骨痛?

1.懷孕期間可以多做體能鍛煉,增加肌骨柔韌。多做適度的伸展大腿運動,達到增強對恥骨變化的適應力。

2.懷孕中晚期應避免重體力的勞動,也要避免負重行走。

3.在懷孕晚期,孕婦要保持營養和適度的活動,不要飲食過於肥膩,防止胎兒過大,導致恥骨痛出現。


6招緩解恥骨聯合分離

1.避免久站和提重物。

2.睡覺採側臥,兩腿之間可放一個小枕頭,使壓力不直接落在骨盆和背部,能減少恥骨痛。

3.托腹帶:托腹帶可分擔骨盆腔承受的壓力,減少恥骨聯合韌帶拉扯,便能舒緩不適。

4.恥骨聯合疼痛的當下,適當冰敷疼痛位置,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緩解。

5.站立時兩腿要對稱性站著。

6.坐著時背後放置腰枕。



以上資訊供受恥骨疼痛困擾的準媽媽們作參考,但假若疼痛嚴重,建議需主動尋求專業醫護人員的幫助,這樣會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治療! 另外,若媽媽您快要進入孕後期,請密切關注我們的部落格,下篇文章將會向各位講解一些舒緩和預防恥骨疼痛的運動,讓您遇到恥骨疼痛也不用太慌張!

 
 
 

留言


copyright © 2020. BellyTumMacau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