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👀新手媽媽看過來!哺乳知識Q&A全方位告訴你

母乳成分有哪些?初乳、過度乳、成熟乳是什麼?

母乳由脂肪、醣類、蛋白質 3 大核心成分組成,能夠給予寶寶成長時必要的熱量與營養。而這些母乳成分的組成比例會隨著時間動態變化,並非固定比例,依時間區分可以分為初乳、過度乳以及成熟乳。

(

  • 初乳:分娩後5天內分泌的乳汁,質地濃稠、乳汁顏色偏黃,奶水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及抗體,有助於保護寶寶免受感染。

  • 過度乳:產後5至14天所分泌的母乳稱為「過渡乳」。

  • 成熟乳:產後14天後所分泌的乳汁,富含適合寶寶的蛋白質、脂肪、乳糖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等,乳汁成分較穩定,有助於支持寶寶的生長和發育。


💡無論是哪一種母乳,都具備寶寶所需的營養



母乳對寶寶的好處

  1. 母乳營養豐富:母乳內含各項維生素、蛋白質和脂肪,能夠滿足寶寶的成長需求。

  2. 母乳能增強寶寶免疫力:母親體內對於細菌或病毒的抗體,也會經由哺乳提供給寶寶,且母乳有助於增強寶寶的免疫系統,減少感冒機率。

  3. 母乳易消化:母乳在寶寶腸胃道更容易消化,有助於避免胃腸不適。

  4. 富含維生素D:六個月以下寶寶皮膚較弱,不建議直接日曬來補充維生素D,可透過奶水攝取。



母乳對媽媽的好處

  1. 產後恢復身材:哺育母乳能夠消耗熱量來幫助減重,再搭配固定的運動習慣,有助於協助恢復身材。

  2. 親餵母乳建立親子關係:寶寶透過吸吮母親乳頭獲取奶水,有助於母親建立親子關係,增進親子情感。

  3. 減少乳癌機率:研究指出,母乳哺餵有助減少罹患乳癌的風險。

  4. 預防產後大出血:研究顯示哺餵母奶有助於子宮收縮,能預防產後大出血。



6招幫助媽媽的母乳分泌

母乳媽媽都希望能盡量給予寶寶充足的奶水,以滿足寶寶營養所需。乳汁分泌的多寡與寶寶喝奶的次數、媽媽體質、營養攝取狀況、心情等皆有關聯。以下是幾個促進乳汁分泌的小Tips:

  1. 分娩後儘早餵母乳。

  2. 勤於餵奶。寶寶餓了就可餵奶,餵得越多,奶水量就會越多。

  3. 寶寶不在身邊時,定時也要用擠奶器將乳汁擠出。

  4. 正確的奶水吸吮方式及餵奶姿勢。

  5. 食用促進乳汁分泌的發奶食物,並避免攝取退奶食物。

  6. 媽媽充足的睡眠及愉快的心情。



💁🏻‍♀️母乳常見問題Q&A

Q1:母乳親餵還是瓶餵好?

母乳親餵或瓶餵並沒有標準答案。以下提供親餵和瓶餵兩者之間的差異供媽咪們參考:


親餵

瓶餵

哺乳時間

較長,可長至1~2年

較短,通常較難超過1年

上手程度

較困難

較簡單

與寶寶的親密感

寶寶直接吸吮,連結親密

連結較低

餵母乳準備

直接餵哺

需擠奶再餵奶,較花時間

Q2:擠出的母乳如何保存?

媽媽們可以使用專用的母乳儲存袋,或是消毒乾淨的食品級容器,來保存擠出來的母乳。母乳保存時間可以記住母奶保存「333」口訣:室溫3小時、冷藏3天、冷凍3個月。

 

Q3:餵母乳應該採取什麼姿勢?

常見的餵母乳姿勢包含側躺、搖籃式、橄欖球式等。其實並沒有所謂正確的哺乳姿勢,只要媽媽覺得姿勢舒服,而寶寶也可以吸吮順利即可。

 

Q4:哺餵母乳期間,媽媽的飲食有哪些禁忌?

哺乳媽媽每天會多消耗約 500 大卡的熱量,應加強補充水分及蛋白質,一般而言,哺乳期間蛋白質等六大營養素及水分、維生素、礦物質都需均衡攝食。哺乳期間也建議多補充不同顏色的蔬果,達到均衡飲食,除非發現寶寶對某種特定食物過敏,才須特別控制飲食。


-減少或避免攝取下列食物:

  • 菸、酒、咖啡與濃茶。

  • 脂肪含量多的食物,如肥肉、油炸食物等。

  • 煙燻加工食物,如:醃肉、鹹蛋、鹹魚、火腿、腐乳等。

  • 高熱量食物,如:糖果、可樂、汽水等。


 Q5:哺餵母乳,爸爸可以幫忙甚麼?

爸爸可以主動了解母乳相關知識,包含泌乳及哺乳方式,並協助另一半建立哺乳信心,畢竟母乳哺育過程需要許多支持和陪伴!如採用瓶餵,爸爸也可以協助,讓媽媽有適當的休息時間。



最後提醒媽媽放鬆心情,注意哺乳姿勢及寶寶的含乳方式,多喝些湯水及補充熱量,都有助於讓母乳之路更加順利。


 
 
 

copyright © 2020. BellyTumMacau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