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懷孕之荷爾蒙-黃體酮
- tumbellytum
- 4月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女性從青春期開始,無論是月經來潮、懷孕產子、更年期,都深深受到女性荷爾蒙影響。女性荷爾蒙,不僅會控制著外觀,更掌控著身體、精神的機能是否健康。因此,女性荷爾蒙是否有失調、不足,也是準備懷孕的女性非常重視的課題。本篇文章起,會一連兩篇介紹各個影響備孕和懷孕期間的荷爾蒙,讓我們先由黃體酮開始說起吧!

(圖片來源:Mombaby)
黃體酮是什麼?月經、備孕期間黃體酮功用
黃體酮Progesterone(P4),又稱為助孕酮、助孕激素、黃體素,是一種女性荷爾蒙,會隨著月經週期而有分泌量的變化。在月經週期後半段,稱為黃體期,黃體酮會持續分泌增加,有利於子宮內膜增生,為受精卵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,增加胚胎著床的機會。當胚胎著床後,黃體酮的分泌則能幫助安胎。若受孕未成功,黃體就會逐漸萎縮,黃體酮濃度降低,子宮內膜會因此剝離並排出,形成月經。良好的黃體酮分泌能維持週期的正常運作,減少亂經或經量異常的情況,它是維持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荷爾蒙。
若果不足會怎樣?
如果黃體酮不足,可能會出現月經失調、經血量過多或過少等生理問題。對於有懷孕規劃的女性來說,黃體酮不足的女性不孕機率較高,因胚胎著床不易,受孕機率受到影響。
黃體酮不足的常見症狀
月經異常:亂經、經痛、經血量異常、經前點狀出血身體不適:經前症候群、頭痛、腹脹
如何檢測黃體酮濃度?
1. 測量基礎體溫
女性排卵後,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,釋放正腎上腺素,促使體溫升高 0.3~0.5℃,並持續到下次月經來潮。一般而言,高溫期維持 11 天以上屬於正常範圍,若少於 11 天,表示黃體酮可能不足。
紀錄方法:從月經第一天開始紀錄,每日測量時間為早上醒來(應最少睡 6~8 小時)。持續測量至下一次經期第一天,並建議連續追蹤 3 個月以上,才能判斷趨勢。
2. 抽血檢查
想確認黃體酮是否足夠,最準確的方法是抽血檢驗。建議在排卵後進行抽血來檢測血液中的黃體酮濃度,數值若小於 2 ng/ml 就可能有黃體酮不足的問題。
補充黃體素食物則可以多吃下列這些:
1. 維生素C
能幫助提升黃體酮分泌量,可以多食用草莓、檸檬、橙、木瓜、番茄、南瓜來補充。
2. 鋅
能刺激腦下垂體釋放促卵泡激素,促使卵泡成熟、幫助排卵,進而促使卵巢產生雌激素及黃體酮;可以從蝦子、牛肉、羊肉或堅果類、貝類及動物內臟攝取。
3. 鎂
有助於維持黃體酮濃度,可以從堅果、綠葉蔬菜、全穀類食物中取得。
4. 維生素E
能提高黃體酮濃度,可以從植物油、牛油果、杏仁、南瓜、葵花籽、芒果、蘆筍取得。
5. 維生素B6
幫助肝臟分解雌激素副產物,穩定黃體酮濃度,並有助於抵抗壓力,可從全穀類、香蕉、海鮮、肝臟、菠菜、堅果類取得。
6. 優質膽固醇
膽固醇能製造孕烯醇酮,進而製造助孕激素,可從椰子油、紅肉、優酪乳、橄欖、橄欖油取得。
7. 精胺酸
精胺酸能幫助身體製造硝酸,有助改善卵巢血液循環,產生更多黃體酮,可以從三文魚、雞肉、豬肉、核桃、牛奶等食物攝取。
本篇文章整理了黃體酮功用、不足的影響及檢驗方法,希望能夠幫助備孕及懷孕們的大家掌握自身健康。下一篇我們將會繼續介紹其他影響女性生理的荷爾蒙,請密切留意我們的部落格,下次見!




留言